中国早期诗意电影小城之春》的艺术特
卦蝌
作者:***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0年第03期
        摘要:诗意电影重在造境,即营造意境。而费穆就创造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文艺特的诗情结构,这也是对当时的世界电影艺术的重大贡献。其导演的《小城之春》作为中国早期诗意电影的代表映现在银幕上,随着情节流动、情境转移,营造作者心目中的诗情图景。本文以《小城之春》为例,论述了费穆对中国早期诗意电影的探索,重点介绍了《小城之春》诗化电影的特点,通过对此分析希望对中国诗意电影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诗意电影 意境 诗情结构
        中图分类号:J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0)03-0062-02
       
        诗意电影,是以表现、揭示具有普遍人生意味、生命体验的意义价值为目的,追求表达永
花落伴君途恒,用诗化、隽永的镜头表现某种情绪的影片。八十年代以来,《小城之春》犹如一颗蒙尘的钻石重新被发现,海内外给与了极高的评价。西方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部可以显示中国导演水平的影片。”1995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四十年代‘抗战电影’、‘进步电影’学术研讨会”上电影史学家李少白提交了题为《中国现代电影的前驱——论费穆和的历史意义》的论文,认为《小城之春》在中国电影史上的意义,达到了《公民凯恩》在美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德保罗大学
        确切地说,《小城之春》开启了中国诗意电影的先河。
        1费穆早期对诗意电影的探索
        费穆从1932年的处女作《城市之夜》开始,便以一年一部的速度导演了《人生》(1933)、《香雪海》(1934)两部电影。
教师节感谢老师的话语        《城市之夜》拍完之后,费穆在回答《申报·电影专刊》记者的访问时谈到:“在中国文化上说,转变最快的当然要算电影。这是别的国家不会有的。”“关于中国电影的路线问题,他极口承认这是非常正确的。不过有了新的内容一定要有新的形式。很明显有些中国影片,的确是内容超过了形式……没有适当的形式表现内容。”
特推>爱最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