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四十年代的文学运动及文学思潮
一、填空题
2、《抗战文艺》,《文艺阵地》
3、“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4、《放下你的鞭子》
5、高兰,锡金
6、茶馆剧
7、田间,柯仲平,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9、《战国策》,“战国策派”
10、政治标准、艺术标准
11、“主观战斗精神”
二、名词解释
1、文协: 即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18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这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包括了除汉奸以外的各派文学家和艺术家,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几十个分会。文协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作,出版会刊《抗战文艺》,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手臂上长痣"菲利普拉姆的口号,组织作家走上前线,深入农村,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推动了抗日文艺运动的发展,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于抗战胜利的1945年10生活活动指导要点月解散。
2、孤岛文学: 是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活动,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历时4年零一个月,其间四面皆日军侵占之沦陷区,仅租界内为英法等国控制,所以成为"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开展抗日文学活动,
故称之为"孤岛文学"。 3、“鲁迅风”:活跃于孤岛时期的一个进步的杂文流派;代表作家有王任叔、周木斋、唐弢、柯灵等7人,以《鲁迅风》杂志而得名;学习鲁迅杂文战斗传统,作品有《边鼓集》等。
4、战国策派: 1940年前后在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带有法西斯思想彩的反动文化派别,因创办《战国策》半月刊和《战国》周刊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是聚集昆明的大学教授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他们认为当时的时代是"战国时代的重演",从而抹杀了法西斯侵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区别;公开宣扬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和"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法西斯理论;在文艺思想上,他们鼓吹中国世界杯出线"力的文化",主张描写"强力",提倡反理性主义,提出以"恐怖"、"狂欢"和"虔恪"为文艺创作的"三道母题",其代表作品是陈铨的剧本《野玫瑰》、《蓝蝴蝶》等。战国策派的思想观点和创作适应了国民党专制主义的需要,其反动理论及作品,受到当时进步文艺界的揭露和批判。
5、边区文协 :全称"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1937年10月在延安成立,是边区文艺界的一个统一战线组织,负责人有艾思奇、周扬、成仿吾、柯仲平等。1939年5月更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简称"文抗"),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团结边
区的文化工作者,积极推动和开展了边区的战时文化工作,出版了《文艺突击》、《文艺战线》、《谷雨》、《大众文艺》等刊物,组织战地文化工作团,深入前线,为抗战服务,成为抗战时期重要的文化团体。
6、西战团:全称"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1937年8月12日成立于延安,作家丁玲和吴奚如分别担任正副主任,其成员是边区的文艺工作者。西战团以半军事化的生活随军转战于晋察冀前线,于战斗间隙编演了许多小型多样、通俗易懂、宣传抗战、鼓舞斗志的文艺节目,如《送郎上前线》、《汉奸的末路》等,出版有《西战团戏剧集》、《西战团通讯集》,还有丁玲主编的西战团丛书10种。他们的活动引起广泛注意,中外新闻界不断报道其行踪和成绩。1944年5月完成使命。
7、鲁艺:全称"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4月成立于延安,后改名鲁迅艺术文学院,设戏剧、文学、音乐、美术等系,并设有研究室和实验话剧团,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力推行戏剧大众化活动,经常深入乡村和前线宣传演出,为解放区培养了一大批文艺干部。
8、街头诗运动:1938年主要在延安开展的一种众性的诗歌运动,田间、柯仲平是主要
倡导者。街头诗是一种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发挥宣传教育作用的诗的战斗的形式。1938年8月7日,在延安的大街小巷、墙头和墙上,到处张贴起街头诗,时称"街头诗运动日"。这些诗诗行简短,感情炽烈,语言朴素,充满战斗气息,代表作有田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等。后来街头诗运动在其他解放区渐次展开,丰富了解放区抗战文艺活动的内容。
9、新秧歌运动:1943年在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开展的一种众性的文艺运动。经过1942年的文艺整风,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自觉深入农村,学习民间艺术,鲁艺文工团首先利用陕北秧歌的形式加以改造和提高,创作出新秧歌剧《兄妹开荒》,造成极大影响。很快,各种秧歌队和宣传队纷纷成立,秧歌剧在陕甘宁边区迅速普及。后随解放大军的进军步伐而传遍全国。新秧歌运动体现文艺与众真正的结合,真正实现了为工农兵而创作和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文艺思想。
10、“好一计鞭子”:是《三江好》、《放下你的鞭子》、《最后一计》三个剧目的简称。这是抗战初期演出最为广泛、影响最大的街头剧,形式短小、通俗易懂,宣传抗日救亡。
11、《抗战文艺》: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刊。1938年5月4日在汉口创刊。是贯串
抗日战争时期的唯一文艺期刊,是抗战文学最重要的阵地,对推动抗日文艺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简答题
1、简述"文协"的历史贡献。
①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组织,团结了全国作家,推动抗日文艺运动的发展。②组织作家下乡入伍,加强了作家同社会生活和人民众的联系,促进了文艺的通俗化和大众化。③继承和发展了五四新文学的传统,培育了一大批文艺新人。
2、简述四十年代"文艺大众化"的讨论。
①引发讨论的背景:抗战爆发,统一战线的建立,"文协"的口号,文艺工作者与人民众的广泛深入的接触,宣传抗战、激励民众的需要,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②讨论的主要内容:大众化运动的意义和任务,利用旧形式的问题。③主要参与者:茅盾、老舍、周扬、林淡秋等。④讨论的意义:澄清了对大众化的简单理解和把文学与政治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对现代文学的大众化方向有一定影响。
3、简述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
①起因于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和《新民主主义论》两文中提出的"中国气派"和"民族形式"问题。②先延安,继而重庆,后波及全国,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广泛的讨论,解放区意见趋于统一,国统区则有较大分歧。③这是一次富于文学本体意义的建设性讨论,是新文学在世界性与民族性关系上所进行的更深层次的探索,对新文艺向民族化、大众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4、简述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的论争。
①抗战初期,作家热情投入众性、小型化的抗战题材创作,出于宣传抗战的功利驱使,不乏有公式化和概念化的作品。②梁实秋斥之为"抗战八股",同时坚持认为文艺是超阶级的和基于固定的普遍人性的,主张文艺要游离抗战、游离政治与宣传,即文学"与抗战无关"论。③沈从文积极应和梁实秋,主张把文学动人的北平"从商场和官场中解放出来",建议作家做些与抗战、政治、宣传无关的事。④梁、沈的观点遭到进步文艺界的批评,孔罗荪、张天翼、巴人、郭沫若都发表了文章,郁达夫也参加了讨论。
5、简述关于"现实主义主观论"的论争。
阿基米德的故事①论争始于1945年1月,胡风针对当时创作中存在的严重的教条主义和公式化的不良倾向,提出了现实主义的主观论,他认为"主观战斗精神"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强调主观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②舒芜发表哲学论文《论主观》,在哲学上支持胡风的观点。胡、舒二人的观点引起文艺界的普遍批评,邵荃麟、冯雪峰、何其芳等人发文批评,胡风撰文《论现实主义的路》对批评文章的观点一一加以反驳。③论争至建国前结束,但双方并未取得一致意见。④ 这场论争,实际上是进步文艺界对胡风文艺思想的讨论,讨论广泛涉及和深入探讨了有关现实主义的重要的理论问题,如创作的主观与客观、政治性与艺术性、作家与生活、歌颂与暴露等等,其理论和实践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6简析《讲话》的影响。
①对解放区文学的影响:作家自觉深入众斗争生活;众性文艺运动蓬勃开展;新的主题、题材和人物;新的民族形式和大众化的文学语言;创作的丰收。②对国统区文学的影响:《讲话》精神在国统区的传播;文艺运动努力和人民大众结合并汇入人民民主运动的洪流;暴露和讽刺作品大量涌现。
7、简析抗战文学思潮及其特征。
①抗战时期,尤其抗战前期,从理论主张到创作实践,抗战文学成为席卷文坛的主潮,史称抗战文学思潮。②抗战文学思潮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重视文学的大众化和民族化,二是现实主义成为抗战文学的主潮;③但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仍有存在。
8、简析解放区文学思潮及其特征。
①现实主义成为解放区唯一的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没有丝毫地位,浪漫主义也只作为因素附丽于现实主义。②从文学大众化思潮发展为工农兵文学思潮:题材多为工农兵的生活和斗争,主人公多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形式多为工农兵便于接受的民间形式,语言是大众化的语言。
9、简析四十年代国统区文学创作概况。
本时期国统区文学创作的总体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①抗战初期(1937.7-1938.10)。文学创作具有共同的爱国主题和昂扬乐观的气息及英雄主义格调;文学体裁小型化、轻型化、大众化和通俗化,文学获得了战斗性和时代性,却疏离了多样化和个性化。②抗战中期(1938.10-1944.9)。作家转向清醒地面对现实,文学创作加强了对现实
的批判和对历史的沉思,文学形式由轻小型转变为宏大厚重的史诗性作品,文学的审美风格显出沉郁、凝重和博大。③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1944.9-1949.9)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作家们对黑暗的诅咒、嘲谑和对光明的期待与焦躁,使讽刺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