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复习资料(根据老师课件整理所得)2011-01-04 21:21
第一章  怎样学习儿童文学
一、儿童文学的由来、历史?
  历史悠久 1、有人类就有儿童,就有儿童文学。2、儿童文学作品的范围广、时间长。
  1658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世界图解》
  1697年,法国学者贝洛《鹅妈妈的故事》(《贝洛童话》)
  1814、1815、1822年,德国语言学家和民间文学研究家格林兄弟  《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格林童话》)
  1835年,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讲给孩子听的故事》
  1865年,英国作家卡洛尔创作了第一部长篇童话《爱丽丝奇境漫游记》
二、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呢?
  ○作为一个学生所应当承当的责任;
  ○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儿童文学的熏陶和引导;
  ○在儿童文学巨大的教育潜能的实现过程中,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创作能力,有利于日后的中小学语文)教学。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
  ★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学会儿童文学的鉴赏和创作。
  ★掌握一些儿童文学的教学技能和方法。
  ★积累、扩展儿童文学方面的知识。
  ★懂得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传授儿童文学。
四、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从课本出发,把握重点,进行记忆和理解,思考如何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另外,附以课外理论知识的扩展、补充、吸纳。
  鉴赏:从导读出发,深入剖析、理解原文,并掌握分析、鉴赏文章的方法。如赏析时所要切入的点、面和基本要素、基本知识有哪些?并试着去分析一些课外的儿童文学作品。
  教学:讲故事,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结合理论知识,鉴赏、分析儿童文学作品;学会指导少儿去阅读儿童作品;会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协助教学,懂得、了解一些有助于儿童文学教学、研究的网站、软件、影片等。
  创作、体验:改编、创作几部儿童文学作品;看几部儿童文学影片;了解几个儿童常玩的游戏、歌谣;思考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成功之处;调查家长、孩子对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感兴趣;培养儿童艺术情趣。
    积累:读20篇(部)以上的儿童文学作品;收集一些儿童文学的精彩作品,精辟言论;收集一些儿童文学教学的网站、软件、影片等。
    学习:师生合作完成课程的教与学(朗诵、带读、课前故事、分析篇章、影音素材);
小组协作学习(研究人物形象、故事模型、博客互动、同主题打素材等);做一个课程博客。
第二章  什么是儿童文学
一、什么是儿童?
  “儿童”泛指0~18岁的未成年人。(儿童≈未成年人)
  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童年期(6~12岁);少年期(12~15岁)、青年期(15~18岁)——这是儿童文学服务的范围
  狭义的“儿童”指6~12岁的孩子。(小学阶段)
二、儿童与成人区别的本质是什么?
  儿童比成人更易接受社会的教化,其对社会的反作用较少。
三、儿童文学中“儿童”的特殊内涵。
  儿童不能被看作是缩小了的成人或不完全的成人,而应该被看作是具有与成人平等人格的独立的个人。
  ★具有独立人格:具有相等的待遇,被看作是独立、完整的一个体,具有独立的性格、认知、心理等特殊要求,并被人们尊重这些要求。                                           
四、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
  幼儿文学    (“听”;故事、歌谣)
  儿童文学    (“读”;童话、童诗、科学、传记)
  少年文学    (“读”;中外名著、人物传记、科普读物)
  主要制约因素:识字能力和接受能力
  儿童文学的创作特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五、什么是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那些与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及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经作家加工、改造过的民文学作品,老少佳宜。
  △作者并未对其读者明显地加以考虑,但已成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
  △内容新奇、情节有趣的古典名作。
  △优秀成人文学的改写本、删节本和名著章节。
  △图画和浅显易懂的故事。
  △古典诗词。
  儿童文学是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
六、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异同。
  □相同点: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作为大文学中的两个分支,都具有文学的属性,那就是以语言文字为物质媒介,通过塑造生动、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评价。
    都是以语言为传达手段的审美载体,因而它们在艺术生命力的标准面前,没有丝毫高下之分。
  □不同点:
    ○目标指向的差异:定位于儿童能够并乐于接受上。童趣、游戏精神、神奇惊险,纯真美、变幻美、简洁美,平易、简朴、易懂、好玩
    ○文化底蕴的差异。没有成人文学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而表现出虚化的时空,淡化的背景,活泼的儿童生活。
    ○社会功能侧重点的差异。重在教育功能。
    ○文学接受对象的差异。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儿童。
七、儿童文学的功能。
    审美功能。教育功能。认识的功能。智力开发的功能(语言、想象、思维)。娱乐的功能。
1、儿童有什么心理、行为特征?(逆反心理、好奇心强、奇思妙想、好问、模仿、游戏)
初中同学聚会感言
2、儿童文学有哪些明显的特点?(奇幻的想像、浅显具体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波折迭起的故事情节、简明易懂的道理、直接陈述的叙述,创作特发展递进、强烈的游戏精神)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400字
种植眼睫毛第3课:儿童文学的特殊性
一、儿童文学有哪些特殊之处?中秋节国庆节同一天多少年一次
      1、美学  2、创作  3、接受
个性符号可复制
          ★儿童情趣:就是作品中所反映的儿童特有的行为、动作、心理、性情、兴趣、喜好、思想、感情等。
☆其根本特征就是儿童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感知外部世界。
二、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是什么?
  ●充满稚气的童真美。    ●形象刻画的单纯美。  ●情节推进的动态美。
  ●画面展示的明朗美。    ●驰骋想像的奇异美。 
三、何为儿童文学作家?凡是已经创造出儿童文学作品的作家,都可以被称作儿童文学作家。
四、儿童文学作家有哪些素质?童心
    真心(真诚之心)  想像力丰富,具有童趣    围绕教育而展开
五、儿童文学作家的类型有哪些?
熊猫图画
  1、“自发”的儿童文学作家:童心型  儿童崇拜型  童年回忆型
  2、“自觉”的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型  社会使命型  娱乐型
六、儿童文学创作过程的特殊性
  1、取材方向上的特殊性:爱的母题  顽童的母题  自然的母题
  2、艺术构思和语言表达的具体特征:
      ■内 容:表现内容主要以儿童的生活和儿童的想像世界为主。
      ■艺术手法:想像;具体刻画;以画面展示;形象感性;多种修辞。
      ■情节:波动、起伏。引人入胜,荡气回肠。
      ■结构:即故事模型,主要有反复重叠;先抑后扬;完整喜剧等。
      ■人物:形象鲜明;个性极强;成人趋同性;英雄情结;单纯可爱。
      ■语言:直接陈述;口语化;明白流畅;具体形象;富有节奏;儿                        童情趣,具有启发性。
七、接受
  1、具有鲜明的年龄阶段性:
    ◇幼儿:需要伴随着游戏、动作、音乐、彩、图画来接受儿童文学。
            非纯书面语言的接受方式;直观性、动作性、音乐性。
    ◇童年:有学习活动介入,语言、思维能力提高,具有较浅人生经验。
            能独立阅读较浅故事书;从依赖性接受到自主性接受。
            故事性、情趣性、情节性。
    ◇少年:具有强烈“成人感”、“独立感”、“闭锁性”。
            从自主性逐渐走向批判性。
            主题的深刻性、反映生活的真实性,人物形象的立体性
  2、具有条件的限定性。儿童对文学的接受受制于他们对作品阅读兴趣、艺术感知力、知识积累和文学能力。(个体间的区别;性别间的区别;年龄阶段性;教育环境的影响)
  3、具有再创造的儿童性。容易产生感情的冲动和共鸣,容易投入到作品的情节中去,化身为作品(故事)中的一员,或笑、或怒、或哭、或鸣不平……这些举动,都是超出了文本所提供内容的二度创造性活动。(模仿主人公崇拜、喜欢主人公)
  4、从儿童的兴趣出发,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具有感性、游戏性、生动活泼等特征,从吸引儿童的阅读兴趣出发,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地启发、教导他们判明事非的能力和认识生活、人生、社会。寓教于乐是儿童文学的一大特点。
第4课:儿童文学的欣赏批评与阅读指导
一、怎样指导儿童阅读
    1、了解儿童需求和兴趣,概据其需求,给儿童推荐好书。
    2、注意个体差异的因素。    3、与儿童一起阅读。    4、展开多样式的阅读比赛与总结。
    5、通过激励来巩固阅读效果。
二、儿童文学批评与欣赏之间的关系。(鉴赏是批评的基础,批评则不仅是鉴赏的提高,也是对鉴赏的指导。(《文艺理论教程》))
  1、批评是以欣赏为基础的。
  2、欣赏比较随意、主观和感性,批评则要求严谨、客观和理性。
  3、欣赏的主体的儿童;批评的主体则是成人。
三、儿童文学批评与评论之间的异同。
  1、文学批评与文学评论的英译名是相同的,它们之间没有差异。
  2、在中国的习惯上,文学批评更为严肃,文学评论则更为随意,广泛。
  3、它们都使用文学批评理论作为自己的实践指导。
文学评论也是文学批评的一种呈现方式,也是运用文学批评理论作为自己的实践指导。
四、儿童文学欣赏的特点。
  首先,儿童的欣赏水平较低,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指导。
  其次,欣赏方式有其特殊性,偏重于直观感受。
  第三,易于情感投入,进行二度创作。
  第四,善于模糊解读。    第五,富于创造性。
  从文学接受的性质状况来看,可以分为鉴赏性接受、诠释性接受和批评性接受。
狭义的文学接受是鉴赏性接受。(《文学理论教程》)
五、儿童文学批评(评论)的态度及标准。
  态度:
    1、必须识识到其在教育儿童上的重要作用。
    2、必须认识到它的历史、社会内涵和价值。
    3、必须要有诚实客观的品格。
  标准:1、文学价值。2、认识价值。3、趣味价值。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一切文学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