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阅读专题:白居易(附:相关高考真题)
白居易一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原则,尽职尽责。但面临仕途的困境,"几沦蛮瘴",但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优游自得,以佛、老圆融生命。白居易是一个聪敏的人,但更是有大智慧的人:在其位则谋其政,无意仕宦则保全自身。他在人生的各种境地中切换自如,最后求薄葬,未请谥,在日益复杂的中晚唐政治环境中脱身而出。同时他历经沧桑而不改初心,成为了古代士大夫中的典范。穿心莲注射液
白居易的宦海浮沉史
1
1唐代宗大历七年(772)正月,白居易出生于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他自幼聪颖,敏而好学。16岁抵达长安,考科举,求功名。袖文顾况,得其青眼:"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17岁《咏王昭君》两首,扬名长安,轰动一时。而随着清廉的父亲渐渐衰老,也无法再继续供给他游历的财资,他只得省吃俭用,发奋仕途。可25岁时父亲的去世让他不得不暂别繁华的长安,归乡守孝。这次的潜心读书,便花去了四年的光阴。
2
公元801年,白居易二十九岁,将近而立,高中进士。《唐摭言》载其春风得意之句:"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这一年他34岁。紧接着,35岁授岁授翰林学士;36岁任左拾遗,与朋友之妹杨氏结婚。一路拔擢,风光无限。
3
但由于其文骨铮铮,进言不讳,"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因而遭受谗言:815年,居易43岁,为宰相武元衡遇刺要求平冤昭雪,被小人参奏诗中犯母殁讳,是为不孝,贬官江表刺史,再迁江州司马。由此有《琵琶行》之"江州司马青衫湿"
4
南山竹海
820年冬,转任。821年,加,始正式著五品绯朝服。822年,白居易上书论河北军事,不被采用,请调外地。7月任命刺史, 825年,接任刺史。
5
827年,白居易至长安任,配紫金鱼袋,换穿紫朝服(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828年,转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829年春,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道里。83012月,任河南尹。
6
再任太子宾客分司。后改任命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封冯翊县侯,仍留在洛阳。83910月得风疾。武宗六年(846)卒于洛阳,年75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
泥埋剑戟终难久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
白居易
谁能淮上静风波,闻道河东应此科。
不独文词供奏记,定将谈笑解兵戈。
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
四十着绯军司马,男儿官职未磋砣。
(注)①着绯:穿红的官服,唐制: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
元代书法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开门见山,交代写作缘起。“谁能”二字看似发问,实为肯定其卓越的才能。
B.颔联正面描写,赞美了李景俭具备“文可治世、武可定邦”的才华,充满敬佩之情。
C.尾联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虽居低位、被贬江州,但仍思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
D.诗歌整体语言风格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真挚地表达了对友人升迁的欣喜之情。
大学毕业生自我总结
14.【C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克莱因瓶C项,“表达了作者虽居低位、被贬江州,但仍思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错误,尾联“四十着绯军司马,男儿官职未磋砣。”的意思是不惑之年就官至司马,你这一辈子没有浪费了光阴啊。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李景俭升为军司马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友人仕途前景充满期望的心情。故选C。
15.诗歌颈联不仅手法精妙,而且意蕴深刻,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运用比喻,用“埋于泥沙之剑戟”“困于浅滩之蛟龙”比喻受埋没之人才,既喻友,也喻己;“终难久”“可在多”既表达了对李景俭终于升迁的祝贺与欣慰,也表达了希望自己能重新被朝廷起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期盼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
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切分关键信息,最后分析概括,得出答案。本题要求赏析颈联的精妙之处。从整体上看,诗歌语言风格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真挚地表达了对友人升迁的欣喜之情。颈联“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的意思是剑戟尘埋总会有显露锋芒的机会,蛟龙腾飞不在于水的多少。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剑戟埋于泥沙”“蛟龙困于浅滩”比喻贤达人才受到埋没,得不到明主的重用,这既是对友人李景俭的比喻,也是对诗人自己的比喻。同时,诗人贬官,位卑言轻,对李景俭升任行军司马有称羡之意,遣词贴切,语意明晰。“终难久”“可在多”表面上是说剑戟埋于泥沙终有显露锋芒的机会,蛟龙困于浅滩终有腾飞升天的时候,既表达了对李景俭终于升迁的祝贺与欣慰,也表达了希望自己能重新被朝廷起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期盼之情。
 
春草如袍位尚卑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①
白居易
遥夜凉风楚客②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③位尚卑。
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④得路去何迟。
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⑤欲荐谁?
【注】①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②楚客,指贾谊。③袍,官袍。④烟霄:喻显赫地位。⑤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
马王音推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中的“遥夜”和“凉风”照应了标题中的“秋夜”,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
B.第二句通过对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以动衬静,营造出月夜清幽的氛围。
C.第五句中的“擅名”,指有名声。这句说诗人在词赋方面享有好声名已很长时间了。祝老师的祝福语怎么写
D.第六句中的“去何迟”与上句中的“来已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心绪。
14.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上句中的“悲”,再从此句中捣衣声的“清”、滴漏声的“繁”、月亮的“高”可以看出此处营造的氛围是凄清,故“清幽”不当,写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也是为了突出气氛的凄清。
1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1)诗人借贾谊流落楚地的经历,暗寓了自己被贬客居他乡的悲愁。
(2)鬓发像秋天的白霜,官袍还是卑微的青,诗人运用比喻,抒发年长官微的慨叹。
(3)诗人借“荐扬雄”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文才卓绝却无伯乐引荐的苦闷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每点2分;第一点应联系王勃《滕王阁序》中有关贾谊的典故;第二点应联系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关“青衫”的文化常识;第三点应联系注释里的有关内容)
【荐扬雄”的典故】:西汉成帝刘骜准备在甘泉宫(今陕西淳化西北)祭祀天神,在汾阴县(今山西万荣西南)祭祀地神,来祈求后代。有人向汉成帝推荐扬雄,说扬雄的文章可与司马相如相比。于是成帝下令把扬雄召进京城长安,在未央宫承明殿待诏顾问。后扬雄随汉成帝到甘泉宫祭祀天神。回来后写了《甘泉赋》,上奏给成帝,进行讽谏。后以“荐扬雄”为典咏荐举人材。
【赏析】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为诗人在朝为官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