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套教案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一起看看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套教案!欢迎查阅!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套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3.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
  ⑵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难点:
  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诵读──鉴赏──讨论分析──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艾青(_10~_96),原名蒋海澄,我国现代诗人.代表性诗篇除课文外,还有《光的赞歌》.《我爱这土地》.《给乌兰诺娃》.《礁石》等.
  _32年,艾青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因为参加进步的美术活动而被捕,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政府〞罪判处艾青有期徒刑六年.被捕之后,狱中生活使他由绘画转向了新诗写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这样诞生的._33年1月的一天早晨,牢房阴冷,铁窗临风,窗外晓雪飞舞,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这位只有二十三岁的诗人,不禁想起了用
乳汁把他养大的保姆,思念感激之情冲击着诗人的心.这是诗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个名字呈现给中国劳苦大众的一首赞美诗.它在《春光》杂志一卷三期上发表之后,立即轰动了全国,并受到了茅盾.胡风等文学前辈的好评.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播放本诗朗读录音带,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2.学生试读,除要求准确.清楚之外,还要注意表达出本诗的节奏和旋律.直销人
  3.理出本诗的抒情结构,初步说出大堰河形象特征:
  第一部分(1~3节)怀念痛悼──身世悲苦低微.
  第二部分(4~8节)眷念感激──勤劳善良无私.
  第三部分(9~_节)同情控诉──命运悲惨.
  第四部分(_~_节)讴歌赞美──灵魂高尚.
  三.深入研究,体会构思特点
  诗人在构思本诗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时而记人写事,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回忆历史,进而直面现实;时而写保姆,时而写诗人自己;时而详写,时而略写,任意挥洒,无拘无束.请学生举例说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可作如下的归纳:
  第一部分,诗人告诉我们,由于看到雪才想起保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这是写本诗的导火线.在具体安排上,却一开始交代大堰河与我的关系,她没有姓,没有名,缺少独立的人格.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突出诗人强烈的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在激情的推动下,回忆大堰河对我的抚爱.为了充分地表现这种爱,诗人不惜笔墨进行铺排,又写他在自己家里的陌生.忸怩之感衬托大堰河的可亲可敬.
  第三部分,用叙述方法,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这是诗人最感痛苦的事.他用舒缓的笔调,边叙述,边叹息,更显得沉痛.
  第四部分,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诗中的感情推向-.诗人的感情到了极致,往往要抛弃具体的叙述或描写,借助直抒胸臆的方式,宣泄自己心中火山喷发似的激情,第_._节便是明证.第
_节,感情烈,语句却最少.诗人的选择是正确的,语言罗嗦,就难以充分表现自己心中的强烈的激情.
  四.分段朗读,揣摩体会诗的节奏和旋律
  朗读提示:
新疆风景  第一部分:第1.2节充满怀念和同情,语调舒缓.第3节,感情沉痛.悲哀,语调低沉.有力.
  第二部分,着重写回忆,感情上时喜时悲,变化不定.朗读时也要随之节奏多变,构成变化多端的旋律.
  第三部分,写大堰河死的凄凉,节奏应放慢.
  第四部分,是献给大堰河的赞美诗,感情炽热,因而要节奏强烈,旋律加快.最后一节,诗人的感情已走向-,朗读时也应热情奔放,把火山喷发似的感情传达出来.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对作者艾青做了大致了解,初步体会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涉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的层次及层意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诗歌的结构.
  六.布置作业
  课外反复朗读课文,注意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对大堰河进行塑造这一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大堰河的形象.
  2.分析诗歌的表现特点.
  〖教学过程〗
  一.讨论分析大堰河形象
  1.布置预习思考题:
  ⑴从哪些地方表现出大堰河对诗人有慈母般的爱?
  ⑵大堰河的勤劳纯朴.宽厚善良.只求奉献的精神品质在哪些地方表现出来?
  ⑶为什么说大堰河的形象意义决不仅仅是对大堰河个人的讴歌与赞美?
  ⑷本诗除了通过对大堰河形象的塑造进行抒情外,还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进行抒情.这具体表现在何处?
  2.根据预习提纲,学生自学,再分小组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代表一名回答一题,经师生评议.补充,统一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豆沙馅面包  〖参考答案〗
  第1题:主要表现在第4.5.8节里.在第4节,用八个排比句集中写大堰河对乳儿的爱.这八句实在是八个出的细节,把她的爱心写得非常具体.充分.〝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两句首尾反复,起了点化.强调感情的作用.在第5节,叙写〝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之后,发问道:〝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显而易见,从哭声中传达出来的是对
乳儿的爱.这种间接表现的方法是十分有力的.在第8节,进一步写大堰河对乳儿之爱,其细节有切糖.夸画.赞儿.梦做〝婆婆〞等.特别是那个梦,表现她具有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得浪漫,富有幻想.激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爱至极致,不禁做起梦来.她的梦可以看作对乳儿的祝福,当然也表现出她个人的精神要求.不过,她很本分,知道自己地位低下,不配享受这幸福,所以她不敢把梦对人说.
  第2题:在第4节,描写她在家整天做家务,带孩子,忙得不可开交,在第7节,用6个排比句集中写她在乳儿家劳动,年复一年,始终〝含着笑〞,显得那样勤劳纯朴,宽厚善良.为了乳儿,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什么都肯干,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
  第3题:大堰河的性格特征和不幸遭遇,在旧社会颇有典型性.诗人在第_节里明确写道:这首诗是〝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由此可见,〝大堰河〞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诗人对她的讴歌和赞美,实质上是对广大劳动妇女的讴歌和赞美.
federer  第4题:第1.2._._节都是诗人直抒胸臆.
  3.讨论小结:
  这首诗选择了大堰河若干生活片段,一系列细节,多侧面地展示了她丰富的个性.大堰河勤劳纯朴.善良无私,在她身上概括了千百万劳动妇女的共同品质,她的悲剧命运很有典型性.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对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也表达了对旧社会的愤怒控诉.
  二.赏析诗歌艺术特点
  1.是借叙事抒情.这首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例如诗的第4节,诗人连续用8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在叙事中抒发强烈的怀念.赞美.爱戴之情.
  2.是对比.反复.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提问:本诗哪些地方运用了上述手法?举出例子后,请谈谈它们所起的作用.
  明确:学生可从重点语段如第4节中的八个排比句,第7节中六个排比句,第4.6.7.8.9._节开头和结尾诗句的反复,第4.6节的对比等来回答.
  妙用对比:两个家庭生活对比,体现社会制度不合理;两家的不同待遇对比,显示诗人的爱憎;生前的操劳和死后的凄惨;美丽梦境和凄惨死亡对比,深刻表现了文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