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哲理思辨警句,都是作文的好素材!
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雪中梅花的诗句哲理:清澈的池水像明镜一样映照出天空漂浮的白云,使人心旷神怡:池水为什么会如此清澈?原来源头有潺潺的活水。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讲的却是学习的道理。要使知识不陈旧、思想不僵化,就必须勤奋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由塘而水,见水觉清,由清思源,自然天成,充满了哲理。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哲理:从全诗来说,这是一首游记般的描写农村风光的诗歌,而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既是实景描绘,又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诗人在树木蓊郁的山峦间漫步,清澈的流泉在山林间曲折穿行。草木愈见茂密,崎岖的山径也愈益难辨。正在茫然之际,忽然眼前一亮,花明柳暗,农家村舍掩映于花草树木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这种情景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也不少见:面前的困难,扑朔迷离,于是顿生迷惘之惑,但只要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生出许多希望。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哲理:从描写春景来说,此诗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则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很普通的客观真理:由于鸭子喜欢游水觅食,故而能最先体会到春天的来临、水温的上升。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并熟悉它的人,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其中任何细微的变化。
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
哲理:体现了动与静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动可以有效地衬静。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哲理: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高中数学必修一目录
6天河观后感.“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哲理:陈叶、前波都是旧事物,芳林新叶、后波都是新事物,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发展是必然的。
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哲理:古人运用云、日、风的因,预知雨来临的果,乌云来了,太阳下山了,风吹得厉害,说明雨要来了。无论何种物质、事物,都不是绝对独立存在的,它的存在必定与其他事物存在相关联。
8.“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孤桐》)
哲理:阅历经历越深,经受考验越多,就越坚强。
9.“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释中。”(陆游《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
“山恶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
哲理:两诗取材写法不同,却说明同一道理: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
10.“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纵令日暮醒犹得,不信人间耳尽聋。”(明王守仁《睡起偶成》)
哲理:世上很多人思想浑浑噩噩,必须大声疾呼促其觉悟。人的觉悟有快有慢,即使晚一点被唤醒,也是撞钟的收获。
11.“终日堂前学画眉,几人曾道胜花枝。试看三月残春后,门外清阴是阿谁?”(李山甫《柳》)
大骨头汤的做法“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柳》)
哲理:前诗之柳喻指平日默默无闻却作出贡献的人们,后诗之柳喻指忘乎所以为所欲为的仗势小人。两诗取材写法相类,所说之理却完全不同。
12.“泾溪石险人竞惧,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罗隐《泾溪》)
哲理:行舟的安危,与水路、水情的好坏固然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驾舟人的思想重视程度。该诗涉及安与危、难与易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的哲理。理寓趣中,理与趣兼,有着动人的艺术魅力。
13.“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下阕)
哲理:院墙之内,佳人高荡秋千,笑声飞扬,“墙外行人”心荡神往,驻足留连。但一墙相隔,难通情愫。“墙里佳人”荡罢秋千,笑声渐失,墙外“行人”以为“佳人”无情,顿生无限烦
恼。这一“奇情四溢”的场景极富理趣:人与人之间,贵在理解沟通,倘若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必然自讨没趣、自寻烦恼。
1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题西林壁》)
哲理:从诗面看,作者写的却是他畅游庐山的观感。读这首诗,我们似乎也随着诗人的游踪,从不同角度看到庐山所呈现的千姿百态,或高峻,或舒缓,或秀丽,或雄浑。每一个姿态都是真实的,但对整体庐山来说又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是不真实的。为什么身在庐山,却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呢?原因恰恰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以身处庐山为喻,说明了一个人如果陷在某个具体的环境或事件之中,不能摆脱出来,那就无法全面、客观地去认识这个环境和事件的真相,往往容易产生片面性和主观性。
仁爱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教案15棘心.“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哲理:这首诗作者借登塔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哲理性认识:只有立足高远,才能
够排除种种迷雾,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这个观点至今仍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无论生活或学习,都要有一个较高的立足点和较为长远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开种种假象的迷惑,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向理想之境迈进。
16.“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题沈君琴》)
哲理:一支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和要素构成的。在琴声中,琴、手指、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巧与琴、手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想奏出优美音乐,只有相互协调配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