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小学“传统文化”教科书共分六册,其中二年级学习第二册。本学年学习第二册。课本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第二单元 艺术乐园。共分为18课。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共17课。学习本单元,就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当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需要很好地学习。正所谓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
第二单元  艺术乐园:只有18课,学习这一课,要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3、当学生知道这一切,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真好!
三、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遇到问题能积极动脑思考。总的来说学生学习风气浓厚,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大胆的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司出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措施: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生帮助差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五、教学进度:
 
 
 
课 号
内     容
课 时
周 次
《玉不琢 不成器》
2
1-2
《 知所知 明不知》
2
3-4
《时习之 亦说乎》
2
5-6
体型最大海龟
《精于勤 荒于嬉》
2
7-8
《至诚者 能动人》
2
9-10
《知错该 善大焉》
2
11-12
草原霸主《思诚者 人之道》
2
13-14
《人有信 其可也》
2
15-16
《弟于长 宜先知》
2
17-18
《为人子 守家规》
2
19-20
十一夸奖人的经典语句
《 忠言逆 利于行》
2
1-2
十二
《 投以桃 报之李》 语无伦次是什么意思
2
3-4
十三
《晨洒扫 保整洁》
2
5-6
十四
《古圣贤 尚勤学 》
2
7-8
十五
《民在勤 勤不匮》
2
背心痛9-10
十六
《一生计 在于勤》
2
11-12
第一单元  敏而好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典明理”中的句子,并能熟练背诵。
2通过“绘本启智”提出问题讨论、合作探究,开展探究活动。
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4通过整理信息,能有条理地介绍自己身边人物事迹,从而懂得敏而好学
5培养学生发自内心对美的追求,懂得敏而好学,我们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1玉不琢  不成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体会原文含义,初步感受儒学经典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懂得玉不琢不成器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小组讨论时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观察图片,图中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
二、诵读感悟。
1朗读感悟,读准读顺。
师范读,生读。
2质疑释义。
教师出示课件,为生解读句意:
《悔学》: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做的东西,它固然有好的好本质,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它的特性也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改变。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会从品德高尚的君子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
3背诵原文,诵出节奏韵律。
三、绘本启智:
北京自助游
读故事《卞和献玉》说一说,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知行合一:
学习要不怕苦,不怕累。
玉与人的关系"
共同之处:两者都要加工,否则不成大器
不同之处:玉不雕琢,不会失去本性;而人则不然。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拓展演练:
六、教学反思:
   
2知所知      明不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体会原文含义,初步感受儒家经典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懂得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