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中肢体语言差异分析
摘要:肢体语言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交流手段。在日常交流中,特别是在跨文化交流中,肢体语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往往只重视语言交际,而忽视了非语言交际,特别是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在跨文化交流中打破障碍的最有效方法是掌握肢体语言的含义。肢体语言之间有相似之处,但有些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了解中国和西方国家肢体语言的差异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肢体语言;跨文化交流;传递信息;文化差异
在西方,“肢体”一词被引入各个领域,成为一些哲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其他学者的研究对象。许多中外学者对“肢体语言”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肢体语言起源于先天的遗传;有人认为肢体语言来自于人类后天的经验;还有人认为肢体语言是一种自然能力。形容绿的诗句[1]
一、文献综述
在中国,受语言学研究氛围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很少考虑肢体语
言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逐渐认识到肢体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并在引进国外著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对教师肢体语言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外国教材》、《外国中小学教育》等刊物上发表的一系列译文引发了中国学者对教师肢体语言研究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评论》、《教育科学》等权威刊物发表了一些学者对教师肢体语言的初步探索文章,代表了此后人们研究的趋势。此后,学者们或在《教学的艺术》等作品中专设章节论述教师肢体语言,或以专著的形式系统论述教师肢体语言,如《教师体态语的艺术》。
肢体语言出现在语言诞生之前,根据进化论的分析,人类在诞生之初就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然而,近几十年来,一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开始科学系统地分析肢体语言的构成,人们开始关注肢体语言学。
事实上,对肢体语言学的研究早在20世纪就开始了。1644年,博沃出版了《手势的研究:手的自然语言》,该书被学者们认为是最早的肢体语言专著。在这本书中,布尔维对人类手部动作的含义做了详细的解释,是对肢体语言学的开创性调查和研究。[3]北京医疗保险到了19世纪,喜剧演员开始系统地从老师那里学习如何用表情和身体来表达感情和情绪。这一时期,哑
剧也开始蓬勃发展。1900年,德国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温特出版了《道德心理学》一书,他在第一章中重点讨论了肢体语言问题。时至今日,肢体语言仍在不断被研究和学习。
二、肢体语言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肢体语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肢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手、脚和人体其他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一种交流方式。广义的肢体语言还包括利用人的面部表情来传达思想的一种交流方法。这里谈论的通常是广义上的肢体语言。
首先,肢体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理解交流者的话语。话语是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但由于话语的局限性,有必要借用其他方式来传达信息。其次,肢体语言作为一种潜在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人们表达情绪。1967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艾伯特在做了大量的实验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人类交流中表达的所有信息=7%语言信息+38%声音信息+55%肢体语言信息。[2]
三、肢体语言中的差异体现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睛、嘴巴、面部肌肉等的变化来表达面部的情感体验。面部表情是最能表达人们情绪的身体动作语言的非语言行为。当今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微表情”,指的是用面部表情来观察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这种表达方式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例如,中国人通常用微笑或大笑来掩饰他们的负面情绪,除非在亲密的人面前,否则不会表现出他们的真实情绪。然而,北美的人们从小就被教育要表现出真实的情绪。
另一个重要的表达手段是眼神交流。眼神交流在肢体语言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一个人的眼神表达,可以看到他的内心世界。例如,来自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中使用更多的眼神接触,美国人非常注意眼神接触的时间和方式。在正常的对话中,他们会看对方一分钟,然后移开。如果两个美国人盯着对方看,就表明他们的关系是亲密的。在北美,孩子们必须学会看着对方的眼睛,否则会被认为是缺乏激情和自信。
姿态是指人们用他们的手、脚和身体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在人与人的交流中,除了用语言来表达信息外,人们还可以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意思。可以说,肢体语言的信息传递与语言信息的传递是一样的,也是信息发送者的编码过程到信息接收者的解码过程。斑马斑马 吉他谱
影响肢体距离的因素有性别、年龄、亲密程度和场合。首先,在西方国家,同性之间一般保持相当大的距离。在中国,男性有时会把胳膊搭在肩膀上,女性经常手牵手。西方国家异性之间的肢体距离要比中国的异性之间小得多。因此,在中国和西方的异性之间交谈时,中国人常常有一种错觉,认为英国人和美国人在向自己表达爱意。
第二是年龄。肢体距离与年龄成正比,一般来说,年龄越小,肢体距离保持得越近;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对他人的肢体距离要求越高。
然后是亲密程度。在交流中,关系越密切,肢体距离越小。肢体距离越大,两个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差异就越大。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一般较大。
最后,是场合的问题。在任何场合,英国人和美国人总是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空旷的阅览室里,一个读者刚刚坐下,心理学家就坐在他旁边,经过八十次实验,没有人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坐在他旁边,大多数人都默默地换了一个稍远的位置。当读者坐在学习者旁边时,没有一个中国学生离开自己的位置,只是把学习工具向自己靠近,把自己的位置让给读者。[4]可以看出,当别人侵犯自己的空间时,中国和西方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西方人会主动保护自己的领域,而中国人只是内部回避。
我们最常见的肢体接触是握手、拥抱和亲吻,而拍打、轻触和击打似乎不太常见。握手被认为是一种表示友好和亲密的方式,但握手的习惯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美国,男性之间的握手是非常紧密的,但在中国,握手只是很轻。在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男性通常不与女性握手,除非女性主动伸出手来。此外,亲吻和拥抱在西方国家经常看到,那里的人们习惯于在见面或分手时给对方一个拥抱或一个吻。
在西班牙和南美,女性在与同性朋友或亲戚散步时,经常会互相挽着对方的胳膊,搂着对方的肩膀。男性与同性朋友散步时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是亲密的朋友,常常把手放在对方的肩上。寒暄时,法国男性往往会亲吻对方的脸颊。然而,在中国,这种问候方式并不常见,通常在成年人向孩子表示亲昵时才会出现。
随机应变肢体语音是一种常见的语言形式,人们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可以用来传达他们对对方的看法。
[参考文献]
[1]姜玉.中西身势语的文化差异及其交际功能研究[J].亚太教育,2016,(26).
[2]李晋.浅析中美文化中肢体语言的差异[J].科技眼界,2017,(4).
[3]欧伟鹏.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中西方身势语体现的文化差异[J].海外英语,2019,(24).
[4]宋薇薇.论非言语交际中身势语的应用和作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3).
作者简介:崔琰,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出生于1988年3月,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信息化教学。
本文系2022届毕业论文
现在种植什么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