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知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3)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认识氧化反应。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4)认识水的组成;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
(5)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分布情况知道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是一个
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6)了解天然水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其常规处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观察、记录化学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体会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通过学习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体会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间的区别和联系。
(3)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思路。
(4)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及实验现象的观察归纳总结出水的组成。
(5)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自来水的一系列净化过程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及使用硬水带来的危
害;了解水的净化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图表等形式来了解水资源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产生“温室效应”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3)利用电解水实验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4)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5)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增强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并能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来关心、保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水资源,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本章是具体从化学角度系统的研究物质开始是引领学生真正进入化学世界的台阶。本章以学生熟悉的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为载体围绕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制法、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与探究、分析与讨论、调查与研究活动。这些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化学领域。
本章教材共分为“性质活泼的氧气”、“奇妙的二氧化碳”、“自然界的水”等三个课题,其主要内容有:氧气的性质及制法、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等概念;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检验和验满的方法,所用的试剂、装置及收集方法的原因等知识;水的组成与净化,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同时,又以水为载体,将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以上内容也都是中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
1氧气是学生系统学习的第一种物质应指导学生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认识物质的一般思路。对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教学,做好几个实验是关键,要引导学生科学观察和描述,通
过分析获取的实验材料,归纳出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概念,利用集合图讨论他们的区别和联系。
2注意采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例如第2节在给出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以后引导学生在制取氧气的基础上探究实验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3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界中有关水的一些自然景象激发学生对水的学习热情引入水的组成的教学过程;展示化学反应微观变化过程,充分体现化学反应的变化本质。
第一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1课时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红磷、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
氧气的化学性质)。
(2)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掌握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逐步学会通过探究实验来研究物质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难点:不同物质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以及各种物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问题引入】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空气中存在着氧气?(比如小白鼠的缺氧实验)而不是用肉眼去看?氧气是无、没有气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这又是氧气的什么性质?
【回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确认目标】这节课来学习氧气的性质。要求:记住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阅读自学】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  )其次是(  )还有(  )、(  )和(  )我们是怎样用实验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呢?
【回答】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红磷的燃烧实验
【教师总结】
(一)空气的成分
科学家通过精确的实验证明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干燥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
空气
成分
氮气
氧气
雷锋的故事稀有气体生的四字成语
(氦、氖、氩等)
二氧
化碳
其他气体
和杂质
体积
分数
78%
电饭锅的维修21%
0.94%
0.03%
0.03%
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空气中各种气体各自具有特定的组成、性质各不相同,用途也差异明显。
【阅读自学】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燃料的燃烧都要消耗大量氧气为什么空气中的氧气没有大幅减少?
【回答】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
【老师总结】
(二)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虽然比氮气少但地球上的动值物都离不开氧气因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消耗氧气物质的燃烧也需要消耗氧气。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不会大幅减少这是因为绿植物的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氧气,弥补了大自然界中氧气的消耗,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几乎保持恒定。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是自然界中氧循环。如图所示。
(三)认识氧气的性质
【问题讨论】描述氧气物理性质。想一想氧气有味吗?氧气溶于水吗?
【回答】无气体无味可溶(不溶)两种答案均可能出现。
【提问】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
【回答】靠腮呼吸。氧气来自水中。
【结论分析】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物质性质:
(1)无、无味的气体。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4)液态为淡蓝液体、固态为淡蓝雪花状固体。
【问题讨论】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
【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学生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1将木炭加热至红放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白光。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
【回答】二氧化碳。
【结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请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学生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这瓶氧气与前几瓶有何不同?瓶底铺少量的沙子(或少量水也可以)临近天气预报思考为什么?将铁丝加热至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描述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固体。
【提问】为何集气瓶底要放少量的沙子(或水)?生成黑固体的温度很高掉到集气瓶底会怎样?
【讨论】会引起集气瓶炸裂?
【回答】防止集气瓶炸裂.
【结论】此黑固体的名称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铁缓慢氧化生成的红的氧化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请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学生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
1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至燃烧。现象:发现淡蓝火焰。
2将燃着的硫粉伸入集满氧气瓶中。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产生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提问】这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烟花、爆竹中的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质组成的,为什么在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回答】防止硫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请学生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适当手淫
【学生实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1将小半截蜡烛放在燃烧匙中用酒精灯点燃。
2把燃烧匙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现象:剧烈燃烧蜡烛很快就燃烧完了集气瓶内壁有小水珠。
3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集气瓶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了什么?石灰水变浑浊童年主要内容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
【回答】有水珠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结论】蜡烛(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学生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问题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知,物质在较纯的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  ),由此可见: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
【思考并回答】更剧烈 活泼
【演示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氧气瓶中。观察现象;木条燃烧起来了。
【提问】为什么残存火星的木条会再次燃烧起来?
【思考并回答】因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可助燃(支持燃烧)。
【问题讨论】如何证明一集气瓶中装的是氧气?
【回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此气体为氧气。
【结论】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支持燃烧(助燃)。
【讲述】我们说一种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那么氧气有哪些用途?
(四)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助燃)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空气的成分、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木炭、硫、铁、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1课时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