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 (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两种化学反应类型两部分。教材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合反应的基本概念。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硫、木炭、铁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和讨论归纳,学习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氧化反应。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为后面其它物质的学习奠定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经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对氧气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知识不够系统;学生会进行一些简单实验操作,但操作不够规范;对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有所了解,但不会运用。
三、素养目标(即教学与评价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知道缓慢氧化这一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知识与技能)
2.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过程与方法)
3.培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以及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评价目标】
1. 通过探究硫、碳、铁与氧气反应,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诊断和发展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探究水平)。
2.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对反应的分析,了解生活中的缓慢氧化现象,诊断与发展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
3.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诊断并发展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以及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价值水平:学科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
(2)教学难点: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②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
思维导图、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建构模型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评价任务 |
任务1:氧气的物理性质 | 展示生活中与氧气有关的事例,引入新课。 展示氧气。 问题1: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指导学生描述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都是从、嗅、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几方面进行研究的。 | 一周健康减肥食谱学生分组观察氧气,自学课本,学生代表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其他同学聆听、评价。 学生看书并归纳: (1)氧气是一种无、无味的气体; (2)密度略大于空气; (3)不易溶于水; (4)有三态变化。 | 通过引入常见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化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自主观察氧气并描述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 通过学生的观察、描述、归纳,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氧气的存在、物理性质及用途等知识的认知水平。 |
任务2:氧气的检验 | 问题2:有一瓶无、无味的气体,如何才能知道这瓶气体是不是氧气呢? |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检验氧气的方法。非必要 在学案答题区域中完成作答,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其他小组聆听、补充、评价。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总结氧气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科学思维、探究实践等核心素养。 | 通过氧气的检验,诊断并发展学生氧气检验方法的认知水平和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识水平。 |
任务3:硫与氧气的反应 | 问题3:探究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是否与氧气含量有关。 ①硫粉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有什么实验现象? ②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③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为什么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水? 补充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 | 学生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 学生观看实验,小组合作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现象。 学生自主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学生代表展示。 学生理解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 通过对比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文字表达式的书写以及物质的化学符号的书写,分析硫与氧气的燃烧实验中环境污染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宏微结合的化学思维,提升学生化学观念、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 | 通过观察和分析硫与氧气的反应,诊断并发展学生对 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书写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析实验的认识水平和探究水平。 |
任务4:木炭与氧气的反应 | 六一儿童节的图片问题4:①木炭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有什么实验现象? ②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学生观看实验,小组合作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现象。 学生自主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学生代表展示。 | 通过对比碳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文字表达式的书写以及物质的化学符号的书写,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宏微结合的化学思维;提升学生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 | 通过观察和分析碳与氧气的反应,诊断并发展学生对 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书写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认识水平和探究水平。 |
任务5:铁丝与氧气反应 | 问题5:①铁丝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有什么实验现象? ②火柴的作用? ③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④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 ⑤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⑥对比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说明氧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 学生观看实验,小组合作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现象。 学生自主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学生代表展示。 学生讨论实验注意事项,小组代表汇报。 其他小组聆听、补充、评价。 学生讨论得出: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 通过对比铁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文字表达式的书写以及物质的化学符号的书写,分析实验注意事项,通过分析物质分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不同,初步认识到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宏微结合的化学思维,提升学生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 | 通过观察和分析铁与氧气的反应,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氧气具有助燃性、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书写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析实验注意事项,分析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的的认识水平和探究水平。 |
任务6: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 问题6:①上述实验中的几个化学变化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②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③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 ④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 学生分组讨论几个化学变化的共同特征,得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学生思考得出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学生分组尝试用图示表示两者的关系,学生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聆听、补充、评价。 学生理解缓慢氧化的概念,并举出常见的例子。 | 通过分析几个化学变化的共同特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物质在氧气中的反应进行分类,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 通过分析、归纳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概念的认识水平。 |
任务7:课堂小结 | 小结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小组讨论共同梳理本节课内容,汇报分享成果。 | 通过构建知识网络,促使学生知识系统化,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提升学生科学思维和化学观念的核心素养。 | 通过构建章节知识网络,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本节整体内容的认识水平和对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 |
任务8:课堂测评 | 教师发布课堂测评试题,收集数据,答疑解惑。 | 学生5分钟内完成并提交 | 通过大数据分析课堂测评情况,及时反馈学习质量水平,掌握学生的思维梯度达成情况。 | |
【板书设计】
【课堂测评】
( )1.下列有关氧气(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O2)是一种无无味的气体
B.氧气(O2)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C.鱼依靠水中溶解的氧气(O2)生存,因此氧气(O2)极易溶于水
D.氧气(O2)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 |
A | 木炭(C)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有二氧化碳(CO2)气体生成 |
B | 硫(S)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无无味的气体 | 有二氧化硫(SO2)气体生成 |
C | 铁丝(Fe)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固体 | 生成四氧化三铁(Fe3O4)固体苏轼的词 |
D | 蜡烛在氧气(O2)中燃烧比空气中更旺 | 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无关 |
( )3.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 )童话故事书4.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是化学反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的两种反应类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反应符合图中A、B、C、D表示的反应类型的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