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第三⼈效果」分析热点事件?什么⼜是「第⼀⼈效果」?
/ ⽤⼼耕⽥⽔到渠成 /
热点,我们要追;经典,更应熟记于⼼。每周五,⽥⼼都会带⼤家学习⼀个新传经典理论,帮助⼤家打好基础、稳步前进!
⼈类社会对于⼤众媒体的传播效果存在恐惧由来已久,⽽且⼀直延续⾄今。事实上,随着媒体类型不断丰富、社会影响越来越⼤,⼤众传媒并没有像指责者形容的那样“带坏社会风⽓”,⾄少指责者本⾝并没
有受到媒体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们可能会过于严重地估计了媒体内容对他⼈的影响。这种从社会⼼理学⾓度提出的微观效果,被称作“第三⼈效果”。
今天,⼩⽥⼼就带⼤家学习“第三⼈效果”~
真题链接
1.第三⼈效果(四川⼤学,2019,名词解释;北京⼤学,2018,名词解释;北京师范⼤学,2021,名词解释)
2.“第三⼈效果”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产⽣的?(中⼭⼤学,2018,简答)
3.第三⼈效果理论的基本内容(西南政法⼤学,2017,简答)火锅底料配方
4.简述第三⼈效果⼼理学成因(中央民族⼤学,2021,简答)
……
以上仅为部分真题
△全⽂概览
第三⼈效果
缘起
此部分了解即可
1949年,普林斯顿⼤学的⼀位历史学者在梳理“⼆战”⽂献时发现,⽇军曾向驻扎在太平洋中⼀个⼩岛上的美军散发传单,对⿊⼈⼠兵进⾏策反。⽇军宣传这场战争是⽇本⼈和⽩⼈之间的战争,⽇本⼈和⿊⼈之间并没有恩怨,劝告⿊⼈⼠兵不要为⽩⼈卖命。传单散发之后,很快引起了美国军队的撤退,同时部队内部的⼈事发⽣了重⼤变更,其原因是,⽩⼈军官担⼼⿊⼈⼠兵会受到传单内容的蛊惑,失去战⽃意志,于是不得已⽽撤退。这位历史学者对此⾮常惊讶,因为传单初衷是要影响⿊⼈,⽽实际上却影响了⽩⼈军官。
该事件成为第三⼈效果提出的由头,并启发美国传播学者戴维森提出了第三⼈效果理论。当时,戴维森是美国哥伦⽐亚⼤学的新闻学和社会学教授,在第三⼈效果概念提出之前,他曾对此做过多次实验。
第⼀次实验是在1978年,地点为戴维森所在的哥伦⽐亚⼤学。实验内容是让⼈们回答竞选宣传对纽约
⼈以及对⾃⼰的投票有何影响,⽬的是考察第三者效果的可⾏性。
第⼆次实验在1981年,实验内容是实验对象认为电视⼴告对⼉童和对⾃⼰年幼时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们会趋向于认为电视⼴告对⼉童的影响⽐对⾃⾝年幼时的影响更⼤。
第三、第四次实验是针对1980年美国总统的竞选,研究者分别于1981年秋天和1982年春天对1980年总统⼤选进⾏了两次实验,实验的结果都证明第三者效果确实存在,在这个基础上,戴维森于1983年正式提出了第三者效果理论。
概念
此部分需重点掌握
1983年,戴维森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了⼀篇论⽂,题⽬是《传播中的第三⼈效果》。⽂章中他提出:⼈们在判断⼤众传播的影响⼒之际存在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perceptual bias),即倾向于认为⼤众媒介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影响,然⽽会对“他”⼈产⽣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受众(ostensible audience)中直接发⽣的,⽽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the third person)的反应⾏为实现的。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效果”。
在这⾥,我们可以从三个⽅⾯来把握“第三⼈效果”的概念:
(1)它指的是⼀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在评价⼤众传播的影响之际,通常会认为最⼤效果不是发⽣在⾃⼰⾝上,⽽是发⽣在“他⼈”(⼴义上的第三⼈)⾝上。作为这种感知定势的“第三⼈效果”,意味着⼈们在判断⼤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着双重标准:倾向于“⾼估”媒介传播对他⼈的影响⽽“低估”对⾃⼰的影响。
双重标准:倾向于“⾼估”媒介传播对他⼈的影响⽽“低估”对⾃⼰的影响。
(2)“第三⼈效果”也是⼀种说服或宣传技巧,类似于我国的“声东击西”、“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中所蕴含的操控谋略。追求“第三⼈效果”的说服性传播,定位的致效⼈并不是作为内容对象的“表⾯受众”,⽽是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例如,⼉童商品的购买者是他们的⽗母,但这些商品的⼴告通常是在⼉童节⽬中插播的。作为“表⾯受众”的⼉童并没有购买⼒,商家⼴告的⽬的,则是通过唤起⼉童对这些商品的欲望和需求,并通过孩⼦对⽗母的影响⼒达到促销⽬的。以影响“表⾯受众”的形式,来实现操控“第三⼈”⾏为的意图,是这种宣传技巧的基本做法。
(3)“第三⼈效果”指的也是⼤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种发⽣机制。正如戴维森所关注的,在许多时候,对⼤众传播内容产⽣实质性反应的,往往不是“表⾯受众”⽽是他们的相关者。例如,担忧媒体不良内容会对少年⼉童成长造成危害的更多是⽗母、教育和法律界⼈⼠,正是这些⼈的抗议、批判产⽣
了社会对不良内容的共识,并形成了制约不良内容的表层社会舆论以及在舆论的推动下建⽴的各种媒介内容管制制度。
基本假设
此部分需要理解
第三⼈效果的假设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常州南山竹海
⼀是感知部分:⼈们认为⼤众传播的信息对其他⼈会⽐对⾃⼰有更⼤的效果,这是第三者效果的基本假设。
外面下着雨⼆是⾏为部分:作为第三⼈认知的后果,这种“媒体对他⼈影响较⼤”的估计,会导致⼈们可能采取某些相应的⾏动,以免他⼈受媒体内容影响从⽽影响到本⼈的权益和福利,尤其是⼈们可能会⽀持对媒体的内容进⾏限制以防⽌媒介对他⼈的不⾉影响。⽐如说对媒介上的⾊情暴⼒内容,很多⼈会认为这些内容对青少年影响更⼤,进⽽会⽀持净化荧屏、净化媒介的内容,强调健康的、更加积极的内容。
“第三⼈效果”产⽣的⼼理学依据
此部分需重点掌握
⼈为什么会有夸⼤媒介信息(特别是负⾯信息)对他⼈影响的倾向?⼼理学中关于⼈的“⾃我强化”(self-enhancement,另译“⾃我膨胀”)的理论,可以对此做出某种程度的解释。
“⾃我强化”包括三个⽅⾯:
(1)对⾃⼰盲⽬乐观(unrealistic optimism),觉得与他⼈相⽐,⾃⼰遭遇不幸事件的概率较低,或者觉得⾃⼰不太容易接受负⾯事件的影响;
(2)虚幻的优越感(illusory superiority),每个⼈都容易认为⾃⼰很优秀,习惯于⽤正⾯⽅式评价⾃⼰;
(3)⾃我服务式归因(self-serving attribution),即在好事⾯前容易夸⼤⾃⼰的作⽤,在坏事⾯前容易推诿责任的倾向。
“⾃我强化”虽然揭⽰了⼈性中很尴尬的⼀⾯,但它有着强化个⼈的⾃尊和⾃我价值的功能,并且影响⼈的⾔⾏。
按照“⾃我强化”理论,“第三⼈效果”的产⽣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都有⾼估⾃⼰的倾向,在⼤众传播⾯前认为⾃⼰更有主见,对媒体影响更有抵抗⼒,更不容易接受负⾯信息影响。
“第三⼈效果”产⽣的制约因素
此部分需重点掌握
1.信息的性质
由于“⾃我强化”的作⽤,⼈们在评估负⾯信息的影响之际倾向于认为对别⼈影响⼤,容易产⽣“第三⼈效果”;⽽在评估正⾯信息的影响之际,则会出现相反的倾向,即认为信息对⾃⼰的影响⼤。对于后者,有学者称为“第⼀⼈效果”或者“反转的第三⼈效果”(reversed third-person effect)。(后⾯会具体讲到哦~)
的第三⼈效果”(reversed third-person effect)。(后⾯会具体讲到哦~)
2.信源的性质
⼀是信源的可信度,围绕低可信度信源提供的信息,更容易产⽣“第三⼈效果”;⼆是信源的说服动机强弱程度,越是说服或宣传⾊彩强烈的信息(如⼴告或竞选宣传),越容易引发“第三⼈效果”。福州教育学院一附小
3.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即⼈们感觉与他⼈的远近亲疏的社会关系或联系的密切程度。“第三⼈效果”研究表明:⼈们倾向于认为媒介信息对与⾃⼰社会距离⼤的⼈的影响较⼤,⽽对⾃⼰⽐较熟悉的⼈或体影响相对较⼩。
4.个⼈因素
从⽬前的研究来看,作为“第三⼈效果”影响因素的个⼈因素主要有以下⼏种。
⼀是年龄因素,研究显⽰,年龄越⼤越容易出现“第三⼈效果”认知。
⼆是学历因素,研究发现,教育程度越⾼的⼈越倾向于认为媒介信息对他⼈的影响⼤于对⾃⼰的影响,⽽⾼学历较强的优越感和⾃信,是这种倾向产⽣的原因。
三是预存⽴场(predispositions)因素,媒介信息的观点越是与⾃⼰的既有⽴场和态度不⼀致,越会⾼估对其他⼈的影响⼒,⽽在观点⼀致时,则会觉得对⾃⼰影响⼤,出现“反转的第三⼈效果”。
四是⾃我关联(ego-involvement)程度,与媒介信息所涉及的问题关系越密切,越倾向于认为他⼈会受到影响。
五是对相关信息的专业感(perceived self expertise)。对媒介信息涉及的问题,⼀个⼈越觉得⾃⼰是内⾏或专家,越容易出现“第三⼈效果”认知倾向。
可能引发的社会⾏为
此部分需要理解
戴维森本⼈在其1983年的论⽂中强调了研究后续⾏为效果的重要性,他认为有两种社会显性⾏为可能与“第三⼈效果”有关:⼀种是对限制媒体的舆论⽀持;另⼀种则是与抢购、挤兑等体现象有关的集合⾏为。
评价
此部分需要掌握
1.意义
“第三⼈效果”的产⽣机制未必是合理的,但它⼜是⼀种现实的传播现象,并会引发后续的显性社会⾏为,因此,研究“第三⼈效果”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第⼀,该理论的许多实证研究都表明,诸如“抢购”风潮、“体逃难”等许多突发性社会集合⾏为的起因,都与⼤众传播信息引发的“第三⼈效果”有着某种程度的关联。“第三⼈效果”理论提醒我们,⼤众传媒既要及时传达危机信息,履⾏“环境守望”的社会功能,⼜要以慎重、负责的态度处理危机信息,防⽌由不实报道、炒作式报道引发社会混乱。
第⼆,我们处在新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上的暴⼒、⾊情、其他有害内容以及以“⼈⾁搜索”为代表的极端传播⽅式等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互联⽹传播的⽴法管理也正在摆上⽇程。但
是⼀些研究表明,在对互联⽹信息的评估上,同样也存在着“第三⼈效果”现象。
第三,研究“第三⼈效果”,不仅有上述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学术研究的⾓度,也有很⾼的理论价值。作为⼀种强效果理论,“第三⼈效果”理论不仅从另⼀个侧⾯显⽰了⼤众传播的影响⼒,⽽且揭⽰了受众的媒介认知的多⾯性,效果产⽣的间接性和复杂性,以及认知、态度层⾯上的效果向⾏为层⾯的转化机制等。在这些⽅⾯,“第三⼈效果”理论有着⾃⼰独
间接性和复杂性,以及认知、态度层⾯上的效果向⾏为层⾯的转化机制等。在这些⽅⾯,“第三⼈效果”理论有着⾃⼰独特的理论贡献,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类的传播⾏为及其规律的理解。
2.不⾜
事实上,在现实⽣活中,第三者效果往往表现得并不明显。它通常存在于⽀持媒介内容审查与信息限制的理由当中,并且经常影响媒体⼯作者、政府官员和执法者对于⼤众媒介传播效果的判断。
此外,作为⼀种⽐较“新”且较为复杂和微妙的效果理论,第三者效果也受到了⼀些质疑。
其⼀,研究假设中所说的“媒介效果”过于⼴泛和抽象。戴维森当时考察了⼈们对媒介影响⾃⼰和他⼈的认知,但是并没有说明是什么样的影响。后来很多研究者也没有清楚地阐明影响的具体内涵,以及是哪⽅⾯的影响,影响的程度有多深等;同时,研究的对象过于⼴泛,忽视了不同情况下的效果差异。
其⼆,“第三者”的定义过于宽泛。戴维森等研究者常常把第三者界定为其他⼈,这个概念的假定过于宽泛⽽且同质化过⾼。
古文名句其三,该理论的研究者往往把媒体对事物的描述等同于被描述的事物本⾝,很少关注两者之间的区别。
其四,关于⾏为部分的研究还⽐较薄弱。第三者效果⼴受传播学者重视的根本原因,更多的是它在⾏为层⾯所产⽣的影响。然⽽,在⽬前,第三者效果的感知和⾏为之间有没有联系、联系的强弱程度等还在进步探讨当中,各种研究结论还在不断涌现,尚待进⼀步完善。
延伸:第⼀⼈效果
此部分理解即可
研究发现在负⾯或争议性的信息中⼤多数的⼈们都会出现“第三⼈效果”,但当信息转向为符合社会期望的、符合需要的或正能量性质的时候,⼤多数的⼈们⼜会出现⼀种“第⼀⼈效果”(或者称之为“反第三⼈效果”),即认为⾃⼰所受到媒介信息的影响远要⼤于他⼈受到的影响。最开始它的出现主要存在于媒介内容的性质上,这种相反的现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随后将这种衍⽣的“第⼀⼈效果”假说列⼊到理论研究的范畴内。Gunther与他的伙伴研究表明,受访者倾向认为对⾃⼰没有需求的节⽬内
容对他⼈的影响要⼤于对⾃⼰的影响,对有需求的内容则相反,认为⾃⼰所受的影响要⼤于他⼈所受的影响;Sun的研究结果也与“第三⼈效果”的结论完全相反,也证实了在⼀类信息中受众倾向于认为⾃⼰⽐他⼈更容易受到媒介信息的影响。
第三⼈效果在⽹络传播中的特性
此部分理解即可
1.效果的延迟性
由于受到⽹络⾃⾝技术逻辑与其他变量的影响,⽹民的⼼态与传统媒介环境下的情形不同,所以在⽹络环境下的“第三⼈效果”认知也呈现出⼀定的延时性。
从⽹络意见的形成过程来看,⽹络事件发⽣伊始,⼈们对事件都缺乏普遍的了解,各种假信息、情绪化的⾔论会充斥⽹络,⽹络受众正处于搜集信息了解情况阶段,所以⼈们对各种差异化的信源⼀直难以辨别,容易陷⼊⾮理性状态。但随着⽹络事件被迅速炒红,海量的信息满⾜了⼈们的了解需求同时,⼈们从也从这些信息中交叉验证、去粗取精,逐渐形成⾃⼰的独⽴判断,从⽽对事件进⾏反思。这时⼈们便会相信⾃⼰的认识更准确、更公正,⽽别⼈尚处于⾮理性之中,会收到⽹络信息的误导,需要纠正的客观认识,⼈们在⽹络意见形成中普遍表现出⼀种“为了他⼈利益”的⾏为,即要给事件当
事⼈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其他⽹民的⾮理性意见予以纠正。这就是⽹络意见中的“第三⼈效果”产⽣的过程,也是⽹络意见理性化的过程。⽽且这种⾏为在⽹络事件发⽣之初并未出现,⽽是随⽹络事件的发展慢慢显现出来,具有⼀定的延时性。
2.益于他⼈的动机性
⽹络第三⼈效果认知的另⼀个特点是,改写了“第三⼈效果”的⾏为动机。第三⼈效果的理论根源,多是出于不实际的乐观、⾃我保护等动机。也就是⼈们多是从个⼈利益的⾓度来进⾏认知差距的判断,从⽽做出保护⾃⼰利益的⾏为。在虚拟的⽹络世界中,⼈与⼈之间的⾝份都是隐匿的,彼此间都是以符号的形式存在,所以⼈们⾃我保护的动机被⼤⼤削减麻黄的功效